华凌集团帮扶和田市、于田县建设相关项目持续增效_精准扶贫-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 首页 - 精准扶贫

华凌集团帮扶和田市、于田县建设相关项目持续增效

2003年,华凌集团被自治区党委纳入第一批参与南疆对口帮扶的民营企业,将于田县确定为华凌集团对口重点帮扶单位,为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对口帮扶单位的贫困面貌,新疆华凌集团牢固树立“强化基础建设、增强造血功能、实现持续致富”的总体思路,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和田市帮扶乡镇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捐资在喀拉克尔和希吾勒两个乡修建了长达120多公里的排碱渠和20多公里的防渗渠,培育了230多亩的红枣种植基地,在拉斯奎镇修建了占地10多亩的综合工厂,完善了乡政府、村委会和乡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及文化阵地建设,为当地贫困群众长久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排碱渠、防渗渠”造就了万亩良田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没有土地就没有根本的生活来源。于田县喀拉克尔乡、希吾勒乡地处和田地区东部塔克拉玛干沙漠正南缘,土地大多均为盐碱地,要改变土壤性质,必须开挖排碱渠。当地村民也曾下大力气挖沟排碱、改良土壤,但由于生产工具落后,基本上全靠人工作业,所改良的土壤远远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需要,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使大片盐碱地成为农民手中的聚宝盆,华凌集团从乌鲁木齐调运数十台大型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跋涉2000多公里,从2008到2012年历时四年,投入资金680多万元,在喀拉克尔乡、希吾勒乡开挖了4条平均宽7米(最宽处12米)、深6米,总长达120多公里的排碱渠,修建了20多公里的配套防渗渠,在盐碱戈壁上为当地村民开发良田10000多亩。 如今,这些田地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庄稼和果实累累的核桃树、红枣树、葡萄藤等经济作物,正源源不断地为当地群众生长着富裕、生长着欢乐、生长着幸福。


           ▲华凌集团在希吾勒乡戈壁滩上修建的排碱渠

           ▲华凌集团在希吾勒乡村队修建的排碱渠

             ▲华凌集团在喀拉克尔乡戈壁滩上修建的排碱渠


     ▲2020年4月25日,华凌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新茹一行在查看排碱渠使用情况

         ▲华凌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新茹一行查看防渗渠使用情况


               ▲排碱渠修建后开垦的耕地


             ▲在排碱渠旁种植的小麦长势喜人


“红枣基地”充实了老乡的钱袋子

红枣种植是和田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当地贫困群众发家致富的主要途经之一。但对喀拉克尔、希吾勒乡的村民来说,却因为缺乏前期投入资金,无法进行规模化的红枣种植,看到别的地方红枣产业如火如荼,他们只能“望地兴叹。”在这种情况下,华凌集团把红枣的种植与开发纳入自己的扶贫计划,从2013年开始,在喀拉克尔乡、希吾勒乡建立了两个总面积达230亩的红枣种植基地。有的枣树当年就挂果,使帮扶村的乡亲们尝到了丰收的喜悦。近年来,集团投资建成的红枣基地每年都喜获丰收,为丰富贫困群众的钱袋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今,华凌集团培育的红枣已在两个乡种植13000多亩,成了当地群众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华凌集团在希吾勒乡的红枣育苗种植基地


            ▲华凌集团在喀拉克尔乡的红枣育苗种植基地

      ▲华凌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新茹了解对口帮扶群众的红枣销售情况


“综合工厂”开启了致富新思路

和田市拉斯奎镇地处荒漠戈壁,长年干旱少雨,是和田地区有名的贫困乡镇。当地村民也渴望富裕、渴望幸福,但由于受地理条件和思想观念的限制,一直找不到切实可行的致富门路。2016年,华凌集团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投资200万元,在拉斯奎镇建起了占地10多亩,含药材加工,服装制作,沙发套、被套生产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工厂,促进当地村民就业,用实际行动和贫困群众手拉手、心连心、交朋友,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工厂开工当年,就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120人,有效提高了当地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从此以后,这个工厂就像一个“孵化器”,短短数年间,就在它的周围“孵化”出了一个又一个各式各样的中小型工厂。今天,在当初华凌建厂的带动下,这里已经新建了57家工厂,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460多人,使他们有了固定的收入,从根本了挖掉了当地村民的“穷根”。拉斯奎镇其盖布隆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庭说:“几年前,这里是一片戈壁,大家都想致富,但不知从何下手。是华凌集团在这里建了工厂之后,大家才知道,原来这里还可以建工厂,原来工厂是这样建的,所以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发展规模。工厂投入生产后,当地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村民的生活状况。可以说,是华凌集团建设的综合工厂开启了我们的致富思路,也铺平了我们的致富道路。”


      ▲华凌集团在和田市拉斯奎镇其盖布隆村修建的综合工厂内的纺纱厂房

     ▲华凌集团在和田市拉斯奎镇其盖布隆村修建的综合工厂内的药材加工厂房

                   ▲纺纱厂车间

       ▲华凌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新茹一行查看综合工厂使用情况


“文化阵地”展现了政府新形象

乡党委、村委会是党和国家立设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领导机构,接触群众最广泛,日常事务最繁杂,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要求,自身建设的一点一滴也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但喀拉克尔乡、希吾勒乡所及属村委会由于资金严重不足,自身建设一直相对滞后,有的办公设施破旧老化,有的基础设施残缺不全,有的院落依然是沙土地,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形象,也给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造成了诸多不便。为此,华凌集团在帮助当地群众致富的同时,把改善乡政府及村委会的办公环境、加强基层党组织文化阵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先后投入资金380多万元,对喀格勒克阿热希村委会的地面进行硬化美化,并修建了篮球场,安装了健身器材,为喀拉克尔乡政府、希吾勒乡政府和所属部分村委会配置了桌椅、沙发、文件柜、电脑等办公用品,为巴扎托普村修建了村民服务中心和多功能活动室,极大地改善了乡政府、村委会的办公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帮扶村队文化阵地基础设施的面貌,营造了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目前,喀拉克尔乡、希吾勒乡及所属村委会的办公环境欣然一新,及方便了办事群众,也让乡村干部有了一个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于田县委副书记田玉生在喀拉克尔乡会议室说:“你们的办公条件比我都要好,这都得感谢华凌集团的支持。”



               ▲喀拉克尔乡政府办公室一角

               ▲希吾勒乡政府会议室一角

             ▲喀格勒克阿热希村委会院内一角

    ▲华凌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新茹在巴扎托普村会查看华凌帮建项目使用情况


“乡村小学”培育了农村新一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发展教育事业,让贫困群众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把他们培养成爱祖国、有文化、有本领的农村新一代,通过他们夯实农村发展变化的人才根基。为此,新疆华凌集团把喀拉克尔、希吾勒两个乡的中心小学纳入自己的帮扶范围,在当地政府建设的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先后数次进行投资,对学校地面进行了硬化美化,更新并配齐了学校的各类教学设施,并承担了两所学校幼儿园老师一年的工资,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天,喀拉克尔和希吾勒两个乡的中心小学已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小学,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贫困孩子从这里走向初中,有的还考入高中甚至大中专院校,有的已走向社会,成了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对这些乡村孩子的教育培养,不仅逐步改变了新一代农村青年的文化层次,也必将改变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甚至整个乡村的落后面貌。




              ▲华凌参与改建美化的乡村小学